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企业内刊>> 2014年>> 2014年一季度合刊>> 有线文艺
  有线文艺  
我的中国梦(三等奖)
 

  励志感言:我心永恒,放飞梦想,全体华人,不分地域、国籍,集体努力建设一个群体幸福的中国,以中国的实践为世界提供新的模式。

 

  我觉得自己和同时代的年轻人可能是很特殊的一代人,这种特殊不是多值得炫耀的事情,而是某种介于年代、历史和命运之间的特色。我们走过贫穷与富有的边界,走过自由与束缚的边界,走过纯良与邪恶的边界,还有道德与道义、世纪与时代。甚至在我们出生前,长辈们可能就决定了我们今后人生的走向,于是更加成就了这种特色。

  也许我们曾经有梦想,可是我们最终,还是开始过起所谓安稳的生活,享受着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遗产,回忆着各种伟人事迹,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而富强的国家。这些是事实没错,可是我们都做了什么呢?在前人栽下的大树下乘凉?直到新一代领导人向公众提出口号,我们这代人终于又开始思考起“中国梦”这一命题,和它所反映出的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的种种状况。“我的中国梦”是新领导人对新政的一种憧憬,也是全体华人,集体努力建设一个群体幸福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一个“中国实践”的新模式。

  这一口号出台后,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中国梦和美国梦没什么不同。也有人结合中国国情认为,美国梦是可能实现也实现过的梦,而中国梦也许纯粹只是个梦。而我认同的一种观点是,“中国梦”是一种诉求的表达,好的表达被各派政治力量解读以后,赋予了对各自有意义的解释,然后就可以动员政治资源。然而,我不是政客,也不是愤青。我不能理解的是,在我们这代人中相当一部分有着独特才华的人,他们能看出中国社会的症结,可以分析地头头是道去表达他们的不满,却在现实生活中随波逐流,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特色。也许我们曾经有梦想,却总因为现实的残酷而选择妥协,如果这些人,从小有个改变世界的中国梦,并且坚持,也许今天他们就是政治舞台的新星,能用他们的思想改变国家,而不是单单当个愤青,对现实和梦想的差距,书写他们的不满。

  网上关于“我的中国梦”的文章铺天盖地,我粗略浏览了一下,千篇一律在夸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种种成果,说我们的前辈实现了他们一个又一个中国梦。这很好,非常正能量,我也是听着这些励志故事长大的,怀揣梦想,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有所作为,报效祖国。而事实是,生活是新鲜的,而概念是陈旧的。当我们真正踏足社会,接触现实,就会发现,生活和我们的梦想背道而驰,而且我们无能为力,只好接受被安排好的人生。然后我观察到,渐渐地我们不会再用言语表达深层的情感交流,因为我们还有其他问题需要首先解决。

  我的中国梦就是想打破这些陈旧的概念,跳出那官僚化的数字,去感受真实的痛苦和真实的快乐。阳光的背后不可能没有黑暗,一个从小生活在阳光下的孩子,如何能对抗突然而来的阴暗?相反的,如果我们一方面接受历史发展的正面熏陶,另一方面看清现实存在的种种残酷,既沐浴阳光又迎接风雨,这样我们的心会不会更加坚强?而这种坚强,就是我们一个民族的魂魄。

  人人都会有梦想,但不是人人都会坚持梦想。每一个作为中国人的“我”都用一颗坚强的心去坚持自己的梦想,那么,一个个小小的“我”就会支撑起强大的中国。

  如此这般,习主席对“中国梦”的憧憬就会实现,那么全体华人集体努力建设的幸福中国,就将会成为世界发展的新模式!
      (文/左璜)

 
刊首寄语
本期特稿
有线聚焦
有线传真
技术阵线
市场营销
有线风采
行业观察
光影•翰墨
有线文艺
无限天地
作家专栏
有线悦读
行业快报
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