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企业内刊>> 2014年>> 2014年第4期>> 有线风采
  有线风采  
我的奖牌,我的故事
江苏有线盐城分公司四位干线维护员的自述
 

  【编者按】日前,由盐城市总工会、人社局、文广新局和江苏有线盐城分公司联合举办的盐城市第一届广电网络劳动技能竞赛落下了帷幕。来自全市广电系统的9支代表队、54名选手分别参加了理论考试、安装维护、光缆熔接、登高作业等项目的比赛。由江苏有线盐城分公司派出的周玉俊、李海文、俞亮、谢菁等4名选手经过激烈角逐,获得佳绩,并被市相关部门授予“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盐城市技术能手”“盐城市五一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对他们自身努力的回报,也是江苏有线良好企业文化精心培育的结果,对进一步提高江苏有线的服务水平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自己讲述的故事吧……

周玉俊——

“除了不断学习和磨炼,我找不到其它的捷径”

  在维护岗位上,我已经干了二十多个年头啦。与他们几个相比,我算是老同志啦。我是73年出生的。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还是个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呢,对安装维护啥也不懂,那时候还没有数字电视,还是模拟信号。我白天在施工队施工布网,晚上上门安装。两年后,开始进小区维护,当时整个市区只有八个维护员,每人负责一片区域,每天扛上竹梯、带上场强仪等设备到小区,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开始工作,晚上就把白天弄不懂的地方,查找资料、反复练习,直到弄清楚为止。

  特别记得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在药厂宿舍区,有一片平房住宅,家家都喊电视信号差,经常显示一片雪花。我查了半天也查不出什么问题。请教其他同事,说也没有遇到过此类故障,最后,我爬上竹梯,将每段电缆都仔细的查了又查,在一住户家的窗口,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原来,这家用户将一根针戳在了上面,造成短路,导致其他用户信号变差。

  2008年,我转到干线科,担任维护员。这些年,我先后参加了204国道开发区段、黄海路、人民路、文港路、解放路、建军路等重要路段的杆线入地改造工程。说实话,这个岗位接触的知识和以前的小区维修大不相同,感觉以前学到的知识实在是不够用。比如光纤熔接,光纤非常细微,而且色彩丰富,看得人眼花缭乱。还有机房前端这一块,光路电路知识都需要学习。在同事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不懂就问,经常向别人请教,有时还抽空去书店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干线维护员的工作,基本上是不分白天黑夜的,节假日也很难过得安稳,因为你得时时刻刻为抢修做好准备。今年5月的一天夜里十一点多钟,我接到电话,说有个新小区无信号。我赶紧起床穿好衣服,骑着电动车赶到现场。经过分析判断和仔细查找,发现有一工地在施工时把光缆碰断了。待架起临时光缆接通信号时,天已快亮了。

  要问我此次获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最大的感受就是,干我们干线维护这一行,不光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还要具备学习的能力,并经过长期反复的磨炼,才能掌握过硬的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干线维护员。除了不断学习和磨炼,我找不到其它的捷径。

李海文——

“无论何时何事,努力争做最好的一个”

  我2000年进入公司,相对于年轻的江苏有线来说,也算是一个老员工啦。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给自己订下了一个座右铭:“无论何时何事,努力争做最好!”并且沿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我们公司有很多优秀员工,我一直暗暗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和追赶的目标。我常常这样想,他们为什么优秀?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有一颗奉献的心,并且敢于行动,愿意付出吧。

  我做过机房值班员,做过工程管理员,现在是干线维护员。不管身处哪一个岗位,我的想法是,一定要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并且争取做得最好。从事工程管理工作那会, 我以优质工程为目标,最有效的利用资源,最大化的节约成本,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建成最优良的工程。我每一个经手的工程项目,基本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今年年初,我被公司调到干线科。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对光缆熔接技术从未接触过,几乎是一窍不通。但我每天上班学,下班学,跟同事学,跟书本学,反复练习,没想到,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比赛,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公司一直倡导以“家”为内涵的企业文化。我进公司十多年来,一直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把每一项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我每一点成绩的取得,真的离不开公司和部门领导的教导,离不开同事们的热心帮助,是他们给了我自我发挥的空间与机会。在品尝到工作辛苦的同时,我也获得了不断的提升,让我对工作更加充满了自信。我愿意为江苏有线的不断壮大,贡献出自己更多的力量。

俞亮——

“我想做一个技术型、专家型的员工”

  细算起来,我在公司不少岗位呆过啦。我2001年从南京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2003年从南京回到盐城,到广电部门工作,在维护岗位上一干就是多年。一开始在播控从事省市干线设备的维护,从一个新人,慢慢在工作中边学习、边提高,成为部门的技术骨干。后来又去了技术部和市场部,负责数据设备的维护工作,还配合其他同事做好数据专线和小区用户的故障处理工作。后来又到工维部从事基层一线的维护工作,主要负责接入设备的配置维护和配合社区维护员处理复杂故障。去年,我到了农网办,成为一名一线抢修员工,负责亭湖区9个乡镇的光缆线路安全传输和突发故障的抢修等工作。打个比方说:什么地方光缆断了,这时候就需要我过去抢修;什么地方开通新小区了,就需要我配置机房的数据设备;什么地方有乡镇站维护员解决不了的电视信号、宽带或者互动电视故障,就需要我配合他们排查。

  说实话,刚开始做这份工作时,感觉压力很大。首先,以前只是协助同事做过抢修,自己没单独做过。判断故障点没有经验,熔接光缆速度慢。其次,乡镇网络分布广,区域大;光缆多为架空明线,悬挂低;城郊地区各种施工多。所以很容易发生故障。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把抢修工作做好。于是我边工作边学习,上网查资料,向干线科的唐科长、黄素兵等老同志讨教,自己还把平时抢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记录下来。慢慢的,工作上了轨道,部门领导也对我的工作能力予以认同。

  抢修工作很辛苦,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还是白天黑夜,都要第一时间赶到,在最短时间内抢修成功。记得有一年春节前一个星期,外面正下着雨,晚上9点多钟接到电话,说青墩站的主干线断了,整个青墩都没有信号。我和同事坐着抢修车飞快赶到现场。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当地农民放火烧桔杆时,把光缆烧断了一大节。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抢修,信号终于恢复。直到封完包的那一刻,我才歇了一口气,才发现我和同事都已经被雨淋透了。

  我还很年轻,江苏有线的飞速发展将会为我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对我们每一位年轻员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我本人来讲,我希望多呆几个岗位,更多一些历练,掌握更多的本领。你问我有什么样的梦想?告诉你吧,我就想做一个技术型、专家型的员工。


谢菁——

“哈哈,我就是一个爱傻笑的女孩”

  我叫谢菁,今年26岁,是这次公司派出的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女孩。我2010年从中国信息大学传媒学院动画设计专业毕业后,就来到江苏有线盐城分公司。

  刚进公司的时候,我做了两年多的社区经理。这两年多,虽吃过很多苦,但也学到了很多安装维修方面的技术。说起这段经历,还真有不少故事呢。刚开始登门服务的时候,我常被用户质疑。用户打开门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女的?你们公司的男师傅呢?你会不会修呀?”我就说:“您放心。”我只能用技术实力来证明自己。还遇到过更尴尬的事。有一年夏天,我敲开一个报修用户家的门。开门的是个男的,光着膀子,穿着个三角裤头。妈呀!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我直接问电脑在哪?坐到电脑前,用户就往旁边床上一躺,我坐在那里心里直发毛。我想点开网页看看网速有多慢,不点不知道,一点吓一跳,天啊,蹦出一堆yellow网站。我当时吓懵了,立马把网页关了,心理特别生气,明明网速没什么问题,是他自己在电脑上下载保存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我还是忍住愤怒,对用户说:“网没有问题,你把电脑里面的东西清理一下就不卡了。”

  这些年来,我爬过高、翻过墙、上过屋顶、给用户拉过线,我做了这些在别人眼里本不该女孩子去做的事情。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当感到很累的时候,只要在和身边的同事交流时开怀大笑一声,所有的累全都跑啦。我的同事都说,我就是一个爱傻笑的女孩。

  2013年初,我调到干线科,主要负责注册猫、写模块、ONU注册配置、系统故障的查找与排除等工作。我认真学习,勤奋钻研每一项技术。为了这次比赛,我赛前刻苦练习,手上都磨出了水泡和老茧。闭幕式上,当宣布我获得了安装维护项目的一等奖时,妈呀,我真的有点不相信呢。市总工会还授予了我“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的称号,让我感到有点像做梦。等梦醒过来,我就想,我要感谢那些和我一样默默工作的同事们,正是因为你们的帮助,我的技术才日渐提高。以后,我要用更多的工作业绩来回报你们,也要用更多的笑声让你们感到快乐。我喜欢这样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

  (文/宗崇茂  陈芝)

 
刊首寄语
本期特稿
有线聚焦
有线传真
有线风采
有线之友
有线文艺
•诗雨空间•
无限天地
封二
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