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感言:在无力改变环境的前提下,改变自我就成为一种内在需求——这是信念产生的土壤;所有的励志故事都让我们了解到自己身上蕴藏着巨大能量,这种力量大到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提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有一段漫长而且纠结的过程。心中总是一连串的问题,什么是“梦”,什么是“中国梦”,什么又是我的“中国梦”?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每天都频繁得在电话、电视与电脑间转换,我不止一次地质疑自己是否还有“梦”。看了很多人写的鸿篇巨制,又想想自己,总觉得“中国梦”这样的字眼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百度上洋洋洒洒的梦想专题:谈到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谈到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可这到底与自己有多大的关系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踏上了计划已久的旅行。一个人在外漂泊一周,从无锡到厦门,又从厦门到西安,从充满时尚的沿海城市到凝聚了历史厚重的西北古都,从鼓浪屿的小清新到钟鼓楼的庄严大气,从游轮上远眺金门岛的激动到一号坑俯视兵马俑的震撼。突然,思路渐渐清晰,挡在眼前的迷雾逐渐拨开,那些萦绕在心头的问题貌似正一个个地解开。 走在人潮涌动的街头,看着那些与我擦身而过的来自天南海北的笑脸,听着富有声动气息的南腔北调,当历史具体成身边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人时,谈爱国,其实并不遥远。当坐在西安湘子庙青旅的长椅上与各地的驴友分享旅游心得,我们发现无论来自祖国的哪里,大家的渴望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渴望更公平的教育环境,更公正健全的司法制度,更合理高效的医疗保障。作为爱旅行的人,我们更加渴望便利的出行交通,更齐全的景点设置,更文明的景区行为,我们都渴望一个更有人文关怀的中国。我突然发觉,我和这些行者们一样,都是一滴小小的水珠,我们来自祖国各地,当我们带着自己的小小渴望从五湖四海汇聚,就有了“北京梦”、“上海梦”、“江苏梦”。我们从事着各行各业,就有了“教育梦”、“医疗梦”、“航天梦”。 在结束旅行的火车上,我再次问自己,我有“梦”么?我很肯定地告诉自己,我有!至今,我进入广电系统工作已有足足七个年头,在分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也工作了近五年。记不清多少次抱怨工作的琐碎与繁复,在最繁忙的时候,报修单席卷而来,几台电话机同时响起,不知道如何处理,甚至有想怒砸电话的狂躁,这样的情况已经不计其数。但是,我始终坚持在这里。静下心来的时候总会告诉自己,调度指挥中心的地位非常特殊,是一个联系多部门的枢纽,一个小小的电话,关系着很多用户能否正常使用电视、能否看好电视。几年的工作下来,我逐渐掌握了处理协助维修的轻重缓急;慢慢掌握了同时能记住几十个工作电话号码的能力;在多系统操作的时候也游刃有余。在这个岗位工作,磨砺的是自己的耐心与坚持,更多一点的是责任。其实身边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岗位平凡,却一直在努力工作着,我们可能不会说豪言壮语,但坚持做好每一件事,就是我们的梦想,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梦,这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基层员工的“有线梦”。我们渴望用户的理解与支持,也希望广大用户在看电视用电视的时候能够满足会心的绽放笑容。 回到无锡,回到工作岗位,环顾身边的人群,我在思索。不管你是何人,来自何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肩负着不同的责任,人们不同时空的渴求与希望,成就了这个时代的“中国梦”。希望大家都能多些理解少些抱怨,多些行动少些空谈,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认真履行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成就我们自己的梦!因为,只有认真履行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才会成就我们的“中国梦”! (文/倪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