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应鑫是淮安区分公司技术工程部的一名项目主管,他认真细致、勇于创新,带领技术工程部的一批青年员工一路披荆斩棘,高质高效地完成多个政企项目建设任务,为公司智慧业务提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一名刚刚加入党组织的青年员工,他清楚地认识到,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勇挑重担,保持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工作状态,还要发挥好“火种”作用,带领团队年青同志共同进步。
智慧项目取得零突破,有他的一份执着
淮安区分公司2018年开始推进智能化项目建设,抽调负责网改网优工作的骆应鑫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自己一步步摸索。好学的他查找各类资料加强学习,一遍又一遍地修改项目方案。第一次投标淮阴工学院萧湖校区的时候,他把标书改了又改,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打印出来后更是一页一页地过了好多遍,还让同事又给他看了几遍,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正是他这种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保证了顺利中标,实现了区公司智慧项目零的突破。
应急广播项目高效完成,突击队长不简单
作为公司智慧项目主管,他要制定项目计划、把握项目进度,又要把关项目质量、把控项目成本,还要协调解决各方面的难题。虽然有了工学院萧湖校区、万丰文化街、技防城等项目的成功经验,但在面对应急广播项目时他依旧不放松,他明白,每一个项目都是全新的系统的,都要“对症下药”。全区应急广播项目建设工期紧、任务重,为推进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区公司成立了“应急广播项目青年突击队”,决定由他担任队长,他二话没说,表态坚决完成任务。5月份开始进行点位确认,正逢梅雨季节,他带领项目突击队的年轻同志放弃休息日,每天早上六点出发,晚上七点收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早饭、午饭都在路上吃。为了更准确地分清地域分界,他组织大家分组分区进行实地考察,仅用了二十多天时间就科学地完成了全区各村居点位确认工作。为了能够更便捷地统一信息,他创新使用omap地图等软件进行定位登记。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前期投入的精力比较大,但是有了这些数据支撑,接下来的工作就便捷多了,全区应急广播项目1675个点位、16个镇平台、336个村平台和1个区平台从全面正式施工到建设完成只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目前已顺利通过区级验收,即将进行升级验收。
带领团队齐奋进,不忘初心再出发
作为一名青年员工,他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自己一步步总结出来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及时和部门的青年同事进行交流,带动整个项目建设工作团队共同提高。面对复杂繁琐的工作,他没有退却,正如他说的:“我们必须珍惜公司给我们年轻人搭建的平台,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价值,为公司发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