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王义桅教授的《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一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和解析当今中国和世界之格局,站在21世纪这个起点上,阐述中国共产党人如何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谋划全局的战略眼光,科学把脉世界经济走向和发展趋势,以及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精准定位和科学布局的智慧,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文明的共建、共融、共享奠定了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饶有兴味地指出,倘若诸葛亮在世,他会如何发现21世纪的大格局极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作者在充分肯定中国在世界大三角—“中俄美”军事大三角、“中欧美”经济大三角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有利态势下,如何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从以往的借势出海转变为以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为支撑的一带一路经济大变革中,日渐凸显中国的主导地位和与美欧并驾齐驱中又另辟蹊径的大国战略。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作者这样写道,“麦肯锡公司的世界经济长周期预测‘世界经济中心千年回归东方’…….宋朝以后,世界经济中心从中国移至欧洲,后来又移到美国,2025年回归中国,可谓世界归位!”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推出与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对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既有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对于世界局势的总体把控,也有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延续和创新,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引进来到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走出去,无疑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同时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古老中华文明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翻开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我们谛听着古老帝国古圣先贤的谆谆告诫和孜孜教诲,从他们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分和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智慧,融汇变通为今天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使中华民族得以实现第二次的伟大复兴,一带一路的成功推出与实施可谓正当其时!
作者通过战略的高度、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角度来分析和诠释了“一带一路”将人类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串在一起,通过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推动内陆文明、大河文明的复兴,推动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推动新兴国家持续成功崛起的科学内涵和美好愿景。让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以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为基础上,奏响的一曲世界交响曲。书中指出,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不仅让中国经济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为世界共享,而且要让中国文化与文明阐述的世界观和全球治理观为世界所共融,站在人类文明的新高地讲好中国故事。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国境界和“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中国修养在世界范围传播。与此同时,让世界人民认识到讲好中国故事,是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故事给世界带来的机遇,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机会。要体现费孝通先生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诚如是,则为中国之幸,世界之幸!
总之,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彰显了中国力量,凸显了中国智慧,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与和平也离不开中国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文明的舞台日趋呈现的主导地位和大国担当既是历史的回归也是当今世界的需要。
以上就是我拜读王义桅教授的《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一书后的一点浅见,但愿能与其他读者产生共鸣。(陈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