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对罗辑思维不陌生,那这本书的思想也就没那么晦涩难懂了,日常生活中,空闲时喜欢听听他的分享,近日来再读完这本书,受益还是很多,在此留下一点读书心得。
一、从不控制,不确定性到从下向上的思考方式。
不控制不等于没计划,不控制指的是:将当下做到近乎完美,将产品做到极致,将好事坚持做下去,然后其他的事就不用控制了,美好自然发生。
不确定性,我理解更多的是对趋势的把握,活在趋势中,在确定性中,用行动让不确定性让路,这是我理解的。
从下向上的思维方式我受益良多:简单理解,毛主席打天下就是从下向上的,从农民到中产,从农村到城市,然而很多大革命都是这种思维,为人处世也是一样,从小事做起,才能将大的梦想揣在怀里,用行动让情怀落地嘛!
站在时间的维度看问题,书中提到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其实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这章的内容,而是“这么简单的算账居然那个时候的人也不知道”这个观点。也就是说,很多历史现象必须放在历史潮流中去理解,从更高维度或者说更远的时间维度看现在,或者现在看过去,被时间抛弃的都将被证明是错是对。所以,更加坚定了我认为的“很多现在的观点必须放在三年,或者五年后往回看,如果值得,那现在就去做,如果不值得,那现在做的肯定是错的”也指导生活很多方面,比如,我站在10年以后看现在,好多困惑,好多烦恼也就不存在了。
二、个人品牌的崛起:自己是1,其他都是0。
微革命:躺着也能当英雄这一章,其实讲了个人品牌的崛起方式,我个人总结了一点: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牛!这是最基础的,然后不断去交换,比如和朋友交换图书,交流这心得,不断借势,认识并向更高层次的人提纯学习,或者缠着老师聊天,最后拿出来和别人理论,建立品牌,比如在一个陌生群里的辩论发言,虽然很短,但后面倾注的心血却是相当多的。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讲,我认识最深的就是,我对一个创业的朋友释怀了,以前他也做事,但是很多时候在吹牛,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不脚踏实地的去干,虽然设身处地的想想可以原谅,但还是放不下,看完这章我释然很多,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呢。
互联网革命:作为新的基础,但人性从没改变过。互联网进化论和3D打印以及未来脑世界这几章,都在讲互联网,互联网是个基础设施,将之前比如建立在铁路或者电线上的时代给终结了,很多公司和岗位会被淘汰,那些不会被淘汰,就是能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对公司分析又是另一套理论和哲学,因为这是最本质的问题,每个时代的变迁,工具可以换别的,目标也可以变化,但是关于人性的哲学从来都不会变,所以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万事向简单处着想。
三、对生活可以有妥协,但妥协的要有价值。
富兰克林,虽然也有小打小闹占点小便宜的时候,但大的原则性错误不能犯,为达目的,降低标准,只要不触犯法律和基本道德约束,那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就是应该被允许存在的。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拖延症,罗胖提到的方法其实好多人也一直在用,比如现在不想写理论性比较强的文章,就选择去看看宫崎骏的动漫或者和朋友聊天交流分享,这也是将拖延症的一个合理利用。毋庸置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某件事情拖延时,想办法转移注意力焦点,会提高办事效率。没有兴趣,怎么坚持都坚持不下来,我们要建立在正确价值观上,去利用工具,才更有情趣;建立在兴趣上的职业选择,才更有味道。
四、放开视野,面向未来,学做明白人。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提高自已的理性程度、分辩能力、扩大自已的知识面,建立以自我为主导的人生决策能力,然后在每一个选择的关头,用自已能够认同的因果关系,来把握自已的决策。我们只能做到这一步,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凡人。工作生活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已的认知能力,避免自已成为一个糊涂的人,尽可能清醒的思考和明智地行动,才能在这个迷茫的时代当个明白人。(邱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