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我是扬州广电网络党总支的陶冬亮,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伴我行》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有感。
这本书是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高潮,更加自觉地用这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所谓三十讲,实则是分为三十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三十讲在风格上深受习总书记原文原著影响,工于引经据典,善用古典名句,像《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三国志》中的“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周易》中的“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等等,这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为做好古为今用、古今结合的文章提供了范本。同时,对传统文化名著的引用,在内容上比之空洞的说教,更让我们阅读时具有趣味性,能够引人入胜,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书中的经典哲理和形象比喻,还需要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去进一步体悟。
例如:“第二十讲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到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细细思来,我个人觉得我们有线人在工作中同样用自己的方式在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今年七月在扬州召开的第四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扬州”电视互动平台正式上线亮相扬城,该平台是在扬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指导下,由我们公司自主研发、全力打造的集视频、资讯、互动为一体的个性化电视互动平台。平台为市文明办打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深入人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平台在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电视信息发布功能的同时,首次创新研发志愿服务需求采集平台,通过与数字电视及96296服务热线的有效结合,实现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功能。平台通过96296服务热线填补了志愿服务热线的空白,扩展了居民提交志愿服务需求的新途径;为市文明办扩大了志愿服务需求征集面,使志愿服务需求征集范围更广泛。平台为开展全覆盖、分众化、菜单式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公司业务发展“添砖加瓦”,实现了共赢。
该项目还作为扬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志愿服务创新工作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及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进行了报道。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我们有线人确实在为增进民生福祉而不懈努力着,更为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而坚持奋斗着!这恰恰印证了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曾有人说,一本好茶,能够沁人心脾、滋润心田;一本好书,能够直抵人心、发人深思;而好的思想,则能让人廓清思想迷雾,明确努力方向,重整前行旗鼓。
最后我引用书中“第三十讲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一段话来做为自我要求和结束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原文为:“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检视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补钙壮骨、立根固本,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锤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
扬州广电网络党总支 陶冬亮